|
【佛山陶瓷网】不忘初心 陶瓷经营管理 |
【taoci3】2014-6-27发表: 不忘初心 陶瓷经营管理 假期无事,终于狠下心,把花盆里的杂草拔掉了。其中一株已是满枝花苞待放。以前一直认定,花盆里的植物有同等的生存权利,既然长出来了,就该让它们遵照自然规律,自由生长,优胜劣汰。后来发现,杂草总比 不忘初心 陶瓷经营管理假期无事,终于狠下心,把花盆里的杂草拔掉了。其中一株已是满枝花苞待放。 以前一直认定,花盆里的植物有同等的生存权利,既然长出来了,就该让它们遵照自然规律,自由生长,优胜劣汰。后来发现,杂草总比花盆里的“原住民”生命力强,擅于抢夺养分,此消彼长,原本的花盆生态被破坏,想养大的植物生长受阻,盆栽看上去一团糟。 养植物,需不忘初心,弄明白自己要养大的到底是什么,然后专心去养它。杂草长得再茂盛,终究只是破坏生态的存在。 由此,想到了制造厂家开发产品,做品牌,找经销商那些事儿。无论哪一项,都跟养植物一样,需要不忘初心,悉心打理,莫被杂草迷了眼。 第一谈产品。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,都在说,现在是一个细分的时代。做产品,要有差异化,要有自己的个性。然而,当一类产品获得成功之后,一些制造厂家往往会“求全”,去做产品延伸,寄望以此增加市场交叉覆盖面,提升销量。事实往往适得其反。比如,一个品牌原是专业生产木纹砖(只是比如),做成功之后,又增加微晶石、抛光砖、抛晶砖等等。增加这些品类的理由,常是“经销商要求”、“品牌发展需要”,忽略的,是品牌的专业度、认知度及消费者的接受心理。专注做木纹砖,长久坚持和培育,做出一定影响力,一提到木纹砖,至少同行和经销商会想起这个品牌。但若将品类丰富得跟别家一样,做一锅乱炖,食材之间主次不明,相互窜味,那是浪费。企业跟人一样,精力都是有限的,原本集中力量做一个品类,品类丰富之后,肯定会有所分散。说回养花,若“杂草”般的品类与原本的品类争夺养分,最终结果是一盆子花都营养不良。做产品,需要创新,也需要有对经典的坚持。谈到这点,第一个想到的,是简一企业,专注将大理石瓷砖“养大”,而且对推出新产品的速度严格把控,毫不夸张地说,是简一企业的专注成就了大理石瓷砖。 第二谈做品牌。一年两届的陶博会,是推新产品、新品牌的高峰期。每到这两个时段,我们同事之间就会互相打听“那个某某品牌是谁家的?”“那个新牌子怎样?”就像在一个村子里,好多户人家都生了孩子,乡亲之间要透透风,了解一下谁家生了个怎样的娃,顺便根据生辰八字、面相手相预测一下,哪家的娃儿出息大。村里集体生小孩,估计总得有个十几、几十年的周期。而在陶博会期间推新品牌,每年两次,貌似不少企业乐此不疲。据不完全统计,下周就要开演的陶博会,将会有20多个新牌子推出。企业增加新牌子,要么是想推热销新品类,要么是新牌子装旧产品,多招几个经销商。这种状况产生的问题跟做产品一样,盆子就那么大,养料就那么多,期待着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,结果往往是自家品牌互相消耗,削弱单个品牌竞争力,也让经销商怨声载道。 第三谈找经销商。先说个案例。董明珠大家应该都知道,就不占篇幅去简介了。最近看了篇写董明珠的文章,其中提到,1995年,董明珠刚上任做格力的销售经理不久,有一个年销售额达到1.5亿元的经销商,来格力工厂提“特殊待遇”要求,态度傲慢。董明珠的做法是,毫不犹豫将这个经销商开除出格力的经销网。公司的人都很诧异,一个位置还没坐稳的销售经理,不用一天时间,竟然扔掉1.5亿元的年销售额。董明珠的回答很简单,“只要违反规则,天王老子也给我下马”。在空调行业,制造厂家纵容大经销商,默许大经销商跨地区经营,这已是公开的秘密。结果是让一些经销商独大,越来越傲慢;有潜力的小经销商难以发展,越来越没干劲。同时,市场秩序也被搞乱了。董明珠这一“狠心”,打掉了大经销商的傲气,让小经销商也有了把规模做大的奔头。 空调行业的厂商生态,与陶瓷行业大同小异。制造厂家挑选经销商,培训经销商,必须目标明确,从长远考虑。制造厂家要找的,是能够与厂家成为生命共同体、一起将品牌做大的合作伙伴,不是短期内可以给你走量,却与你貌合神离,消耗你能量的利益争夺者。与其让杂草般顽强的“争利型”经销商越做越大,不如多花点儿时间精力培育“生命共同体”。 最后,总结一句:无论是以上提到的三方面,还是未能提到的,比如打造团队、做营销等,都需要:目标明确,初心莫忘。 陶瓷taoci3相关"不忘初心 陶瓷经营管理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陶瓷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陶瓷taoci3的支持,对于不忘初心 陶瓷经营管理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(【taoci3】更新:2014/6/27 23:21:22)
![]() |